全国统一24小时服务热线:400-123-4567 400-217-6636  / 14494161791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开云体育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开云体育建圈強鏈 四川農業明確產業“路線圖”

发布时间:2025-05-16 作者:小编 来源:网络 点击: 字号:

  ●畜牧產業 力爭用3—5年時間,全省畜牧全產業鏈產值增加2690億元、邁上萬億元新台階

  ●糧油產業 到2027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730億斤以上,糧油全產業綜合產值邁上5000億元台階

  ●蔬菜產業 力爭到2027年,四川蔬菜產量穩定在5700萬噸左右,綜合產值突破4000億元

  ●水果產業 到2027年,全省水果總面積穩定在1330萬畝,總產量達到1543萬噸,綜合產值達到2540億元

  ●茶葉產業 到2027年,全省茶葉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590萬畝,畝產值持續增加,毛茶產值達450億元,綜合產值達1300億元

  ●蠶桑產業 通過3—5年的培育,桑園面積穩定在230萬畝,生產蠶繭11萬噸,力爭蠶桑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1000億元

  ●水 產 業 到2027年,全省水產品總量達到213萬噸,漁業綜合產值達到1490億元

  ●食藥同源產業 到2027年,全省食藥同源中藥材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

  5月9日,第十四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開幕,展會首次設立了鏈主企業館。作為四川精制茶加工產業鏈主企業之一,參展企業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少俊透露,公司計劃投資10億元建設茶葉加工項目,帶動提高全省茶葉加工車間標准化程度。

  不久前,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千億級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建圈強鏈培育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聚焦打造畜牧萬億級、糧油五千億級,以及蔬菜、水果、茶葉、蠶桑、水產和食藥同源千億級產業,明確以鏈主、鏈屬企業為主體,畫出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建圈強鏈建設“路線圖”。

  以“建圈強鏈”為關鍵詞印發《方案》,背后有何深意?近日,記者進行了了解。

  立夏過后,今年的春茶季正式結束。宜賓市屏山縣中都鎮新權村有機茶葉示范基地,今年剛投產的3000余畝茶園鮮葉產量就達75噸,總產值約1500萬元。

  2021年,四川川西南早茶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單。作為四川“三山一早一紅”的特色早茶核心區,2024年,宜賓市茶園面積穩定在130萬畝,綜合產值達360億元,相比2021年提高了150億元,位居全省前列。

  長期以來,各地布局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多以產業集群、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作為抓手,推動產業鏈提質增效和綜合產值躍升。

  四川也不例外。比如,四川川西南早茶產業集群晉升“國家隊”后,以宜賓、自貢等地為主的綠茶產區完成了節水灌溉、採收機械化、初加工就地化、產品精制化轉型,每畝茶園產量和產值大幅躍升。2021年,川茶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成為繼川豬、川糧油、川菜、川果之后,四川又一個千億級優勢特色產業。

  然而,盡管產業集群、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推動四川優勢特色產業產值躍升了一個台階,但總體來看,四川“圈”還不夠緊密,“鏈”還不夠強韌。

  還是以川茶產業為例。四川雖然茶企眾多,但長期困於“千家萬戶種茶、千企萬廠制茶、千牌萬品賣茶”的局面,每年至少70%的川茶,是以原料或开云体育入口初加工形態的產品銷往省外。再比如畜牧產業,四川豬肉仍以熱鮮肉消費為主,豬肉精深加工佔比不到25%。

  “盡管四川多項農產品年產量居全國首位,但多數還處於‘賣原料’的階段。”在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看來,通過建圈強鏈,讓四川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沖刺千億級、萬億級,是四川立足省情農情實際和著眼農業強省建設需求的針對性舉措。

  “以前大家對產業鏈重視程度不夠,‘單打獨斗’的比較多。產業建圈強鏈將更加注重產業鏈深度、有機融合。”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黨委書記羅凡也有類似的看法。

  在四川眾多農業產業中,《方案》選出既有發展基礎優勢又能代表四川特色的農業產業,並明確了建圈強鏈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區域布局、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在總體思路上,《方案》明確從生產、加工、品牌、服務等全產業鏈環節著手,推動生產標准化、加工精細化、品牌特色化,提升產能和產值。在目標方面,鑒於不同產業的綜合產值,有的超過5000億元、有的不足千億元,《方案》根據不同產業的發展基礎,以3年到5年為期,明確了不同的階段性目標。

  例如畜牧產業。從養殖規模來看,四川生豬年出欄量常年位居全國第一,牛、羊存欄量分別位居全國第一和第五。四川6家上市農企中,有4家主營業務集中在畜牧領域。當前四川畜牧產業總產值已突破7300億元,相比糧油、蔬菜、水果,這是四川農業產業中產值最大的領域,最有希望率先突破萬億元。因此,《方案》將畜牧產業作為四川首個萬億級農業產業來打造,力爭用3—5年時間,全省畜牧全產業鏈產值增加2690億元、邁上萬億元新台階。

  而對於水果產業,在耕地紅線背景下,四川水果種植面積增長潛力有限。《方案》要求,加快推進老果園改造,提升全省果園單產水平、商品果率和高端果率,提升初加工水平,加快突破精深加工。到2027年,全省水果綜合產值達到2540億元、年均增長5%。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還針對四川各地氣候地理環境不同、產業發展基礎存在差距的特點,進行差異化區域布局。例如,從糧油產業看,四川分為成都平原、丘陵山地、安寧河谷等不同氣候區,每個地區糧油產業又各有特色。為此,《方案》因地制宜,提出以成都平原“天府糧倉”核心區,建設川東北、川南、川中丘陵、安寧河谷4條糧食安全產業帶,抓好成都平原糧油集中加工區,川中、川東北特色糧食加工集聚區,川南、攀西名優產品加工優勢區的打造,集中推進8條特色產業鏈建設,形成“一核四帶三區八鏈”發展格局。

  此外,在重點任務上,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均圍繞生產、加工、品牌等全產業鏈提出具體的提升行動或計劃﹔在保障措施上,《方案》從項目資金撬動、創新投融資機制、科技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支持方式。

  近日,都江堰天賜獼源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賜獼源)生產車間內,生產線上正忙碌地生產用於獼猴桃雌花坐果的雄花粉。

  作為四川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除了栽種獼猴桃,生產花粉已成為天賜獼源的重要業務。2023年花粉生產線剛啟動時,公司負責人晏志強計劃用兩年時間實現花粉年產量5噸以上,“今年預計產量達到7噸,產值超過1億元。”

  從無到有,兩年內推動一個特色產業達到逾1億元年產值,這背后正是鏈主企業在產業建圈強鏈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梳理優勢特色產業的“路線圖”不難發現,企業是整個“圈中”“鏈上”的主體。例如,糧油產業方面,《方案》提出鏈主企業培優扶大行動,支持糧油加工企業科技創新、技改升級,申報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鏈主企業支撐引擎作用、聚合輻射效應,聯合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在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建圈強鏈中,要突出企業主體,以鏈主、鏈屬企業為主,建立產業鏈企業梯度培育台賬,充分發揮企業在產業規劃、項目建設、科技創新上的主體作用。”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舉例說,組織科研單位、鏈主企業牽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以及新工藝、新裝備、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示范應用等。

  “作為四川生豬產業鏈主企業,接下來將帶動合作農戶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搭建覆蓋育種、養殖、屠宰、加工到消費終端的全鏈條數字化平台,協同推進四川生豬產業建圈強鏈。”四川德康農牧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姚海龍表示。

  《方案》還明確,在建圈強鏈中,各地還將強化項目推動,圍繞產業鏈“鍛長補短建新”重點環節,謀劃並滾動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項目建成投產。同時,因地制宜建好用好產業基金,引導撬動社會資本支持產業發展﹔精准配置土地、人才、資金等要素,促進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开云体育建圈強鏈 四川農業明確產業“路線圖”(图1)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