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种出“致富果” 乡村振兴蹚出“共开云体育入口富路”
近年来,四川优阳农业有限公司扎根会东县铁柳镇,以“全产业链布局+科技赋能+联农带农”模式破解干热河谷特色农业发展难题,实现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双赢,并获评“2024年四川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案例”。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会东县工商联以党建引领、平台搭建、机制创新为抓手,推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形成“企业发力、政府助力、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这一实践成为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鲜活样本,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力量。
5月5日,记者在位于铁柳镇的四川优阳农业有限公司牛油果基地看见,千亩山坡上,长势正好的牛油果树随风摇曳;基地务工人员正在牛油果树间套种玉米等作物,配备齐全的滴灌管网与物联网监测设备有序运转。
四川优阳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通过招商引资落户会东县铁柳镇,以牛油果产业为核心,规划5年内分两期在铁柳镇上进村、可河村建设350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计划种植牛油果1500亩。
“目前一期已建成1300亩标准化基地,配套育苗基地、专家工作站和智能水肥供应站。同时,基地还采用套种玉米、南瓜等农作物的方式,提升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地双产。”四川优阳农业有限公司牛油果基地负责人郑祖荣说。
向山地要效益,向阳光要效益,向优质生态环境要效益……四川优阳农业有限公司“插下牛油果这根筷子,正在长出牛油果产业”,成为了铁柳镇“水果拼盘”上的新贵,与芒果、软籽石榴等形成全年无间断供应的农产品矩阵,填补了该镇“山地立体农业”发展体系中高附加值水果空白。同时,牛油果种植改善了区域生态:根系固土保水,套种作物减少水土流失,山地立体农业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近几年,铁柳镇因地制宜,积极谋划产业布局,通过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已逐步构建起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经果林发展体系,牛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更是有效填补了高附加值水果的产业空白,推动全镇形成‘早熟芒果+中期石榴+晚熟牛油果’的错季水果矩阵,助力实开云体育官网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增能’发展目标。”据铁柳镇党委书记彭福川介绍,未来,该镇将借势禄会高速通车机遇,持续发挥好优阳农业在牛油果产业中的龙头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品牌建设和产业链的支持延伸,发展“农业+文旅”融合项目,规划建设牛油果研学基地,推动产业集群向质效升级,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四川优阳农业有限公司牛油果基地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这里曾经是“石头地”与“荒坡”的代名词,土地贫瘠、干旱缺水、生态脆弱。在干热河谷地区发展牛油果产业,最大的挑战是技术。
据了解,四川优阳农业有限公司在发展牛油果产业过程中,着重构建“产学研用”深度协同的技术体系,通过共建“专家工作站+示范基地”模式,由中国热科院王甲水博士团队、云南省农科院及凉山州林科院提供核心智力支持,重点突破干热河谷气候种植难题。企业技术团队结合8年实践经验,筛选出“哈斯”“羔羊哈斯”等适生品种,创新应用物联网监测系统实时调控土壤湿度与微气候,形成本土化技术规程。
“牛油果经济价值高,是典型的‘高投入、高回报’作物。”四川优阳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旭东介绍,企业与国内牛油果专家团队合作,共建良种繁育与丰产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引入以色列“耐特菲姆”智能灌溉系统、自建有机肥发酵系统,精准化水肥管理,实现节水60%、肥料利用率提升80%,并采用太阳能、风能供电,实现提水、灌溉、育苗全流程清洁能源替代,推动产业降本增效。在科技赋能下,牛油果种植成本降低20%,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产业联动、就业岗位、土地流转……四川优阳农业有限公司以“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拓展价值链”为思路,着力构建牛油果“育苗-种植-销售”全产业链,借助多种方式建立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挑起增收“金扁担”,逐步形成“一棵树带动一条链”的产业生态,有效破解了小农经济低效难题,实现了人力资本升级,最终形成“企业盈利、农民增收、政府增税、生态增益”的共赢格局。
据了解,四川优阳农业有限公司坚持“外部赋能”与“内生激活”双轨并行,通过土地流转、技术帮扶、订单农业等模式覆盖带动超500户农户,每户年均增收超过1万元。基地提供管理、种植、运输、采收等岗位,常年吸纳周边村民务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以前只能去外地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铁柳镇可河村3组村民夏庭琼说。
目前,基地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每年劳务支出和土地流转费用200余万元。
企业还以“示范带动、引领发展”模式,通过提供苗木、技术及销售渠道支持等方式积极引导周边群众参加到牛油果种植中来,逐步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农户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确保整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接下来,公司将以‘产业示范、联农带农’为核心,通过夯实产业基础、创新带动机制、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牛油果产业发展。聚焦育苗本地化、种植标准化、销售多元化,夯实产业根基;依托保良苗、保技术、保销售‘三保’模式,带动农户参与并辐射县内适宜区域;同步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布局分选、加工、冷链等环节提升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向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美丽乡村’的发展总目标。”杨旭东说。
近年来,会东县工商联以“党建+政策”双轮驱动,创新构建“服务赋能+示范引领”工作机制,推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政策宣讲,深化企业家对“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的认知。搭建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等实践平台,鼓励企业发挥产业优势,2024年动员14户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帮扶14个村,落实产销对接项目3个,销售额230余万元。实施涉农产业帮扶项目8个,惠及农户700余户4000余人。
同时,积极选树一批正面典型,多维度、多形式讲好企业创业故事和奋斗精神,以及企业如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24年,推荐四川优阳农业有限公司申报四川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案例,积极挖掘在助农增收、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实践成果,树立示范标杆。
会东县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县工商联将以深化服务为抓手,开展责任担当专项行动,定期举办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专题培训;搭建‘公益对接’平台,推动企业与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等项目精准对接;建立社会责任激励机制,将企业公益表现纳入评优评先体系,切实推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走深走实,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从金沙江畔的“石头地”到乡村振兴的“金土地”,从“一棵树”星火燎原到“一个产业”聚沙成塔,四川优阳农业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扎根乡土、以多元产业重塑生态、以产业红利惠及民生——这一实践实现的不仅是产业的振兴,更是人与土地的共同“重生”,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民营企业的社会担当。当企业将责任基因深度嵌入地方经济肌理,牛油果产业发展由“输血工程”蜕变为“造血生态”,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