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123-4567

完美的成长环境 孩子更容易得“空心病”完美体育 美国心理医生揭示教育的残酷真相

文章作者:小编    时间:2022-08-27 17:14:39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儿童阅读推广人。

  Madeline Levine(玛德琳·莱文)博士是一位著名的临床心理医生,她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附近的Marin county工作。

  她的心理诊所附近是美国的富人圈,这里的家庭大多经济条件优越,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颇为重视,投入的精力、金钱、时间,都非普通家庭所能媲美的。

  完美的成长环境下,空虚、迷惘、嗑药、酗酒、甚至吸毒的迷茫青年,越来越多。

  ——这是Madeline Levine在她的著作《反脆弱养育》中,重点提出的问题。富人孩子心病多,这已然成为当代心理学科困惑的课题。

  耶鲁大学精神病学系副教授桑妮娅·卢萨(SuniyaLuthar)专门研究“富庶阶层”学生的压力和精神问题。她通过长期追踪发现:

  这个群体经常在青春期以后爆发出高度的心理问题。让人难以理解,这些衣食无忧的孩子,为什么享受着更好的条件,内心却更脆弱。他们高比率的沮丧、焦虑失常、身体不适以及不快乐的情绪,根源来自哪里?

  Levine医生在总结了 30 多年的临床经验,评估了一百多项有关孩童发展的研究,访谈了十几位医生和研究学者后,提出了一个惊骇世人的“反常识”结论——

  在硅谷的两所精英高中——甘恩高中和帕洛奥图高中,一度出现过学生自杀潮。明明是众人趋之若鹜的名校,可是这两所高中10年来的自杀率居然远超全美平均水平的4-5倍。

  这里的学生不优秀吗?不,他们大多成绩优异,各有特长,几乎每个学生课外都要参加体育或交响乐团训练,投身社团活动,每晚温习各科功课三四个小时。

  他们似乎精力充沛,永远不用睡觉:午夜1点做完作业,登陆社交软件时,同学的头像都仍然在线。

  曾经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爱德华·休姆斯,为了亲身体验顶尖高中的学生生活,特地“卧底”加州排名第一的惠特尼高中(Whitney High School),和学生一起听课、参与活动,甚至还同场考试。最后写出了《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School of Dreams)。

  据统计,惠特尼高中的学生一年要背112磅的课本,约等于102斤,“头悬梁、锥刺股”就是他们日常的状态。

  除了学业上的竞争亚历山大,为了申请名校,他们还需要大量时间投入课外活动,挖掘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充实自己的履历表。

  尽管惠特尼高中的学生已经是牛娃中的战斗机,但为了进名牌大学,学霸们依旧不敢松懈片刻——

  他们拼命学好课业,一个劲儿参加课外活动,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简历更加“闪闪惹人爱”。

  长期高强度学习的代价是严重缺觉,滥用片提神,内耗过度的身心,以及各种压力过大带来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专家鲁德教授,在《发育及精神病理学期刊》发表的文章表示:“富裕人家的孩子要求自己在学校、课外活动,甚至社交场合,都能够表现优异。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压力。”

  在背后鞭策着他们不敢停下的,是一群心比天高的“优质家长”:“给你们的生活条件这么好,如果还没法超越我们,进不了哈佛、耶鲁、麻省理工,我们哪有脸见亲朋好友!”

  收入前20%的家长,都梦想把子女再往前推一把,进入排名前50的名校——至少学校排名不能逊于自己当年。

  Madeline Levine医生通过研究,也发现了这类高知高薪高要求的“三高父母”的特点——

  “他们逼迫孩子表现得光鲜亮丽,或想尽办法出人头地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有时候是因为自己未完成的志向,有时是因为自己过于追求完美,不过也经常是为了要确保他们的孩子能够过上比他们更轻松优渥的生活,至少也要跟他们一样衣食无缺。”

  尽管他们生来已经在罗马,但正如八二法则所说(这个世界80%的财富和资源,都掌控在20%的人手中),

  这些家长无法接受孩子比自己弱,甚至期盼着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

  当父母的爱是以“成就”为条件时,他们会去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不断追求更加完美的自己,只要达不到就认为自己人生失败。

  在《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中特别提到:“在三大谬论的认知指导下,

  为了消除孩子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不安全感,整个社会从家庭到学校都用焦虑铸就了一个荒谬的保护罩。

  英国伦敦的一所小学颁布一条新校规,孩子们不准用手去触碰刚落下的雪。因为摸到雪,就可能团雪球。只需要一个学生,一次莽撞,一块雪球里的石子,一次不小心就可能造成眼睛受伤……

  为了减少课间冲撞的机率,孩子下课也不允许去操场奔跑,甚至连走出走廊都需要得到允许。闻之可叹,深思可悲。

  再看看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小到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大到上学工作,交友结婚,父母竭尽全能为孩子提供最周到细致的“照顾”。恨不得做好详尽的规划,让孩子按部就班地在自己设定好的蓝图里前进。

  《被过度保护的孩子》特别指出:以安全之名的过度保护,已经将独立、冒险和探索精神从孩子们的童年中剥离完美体育,然而孩子们实际上并没有变得更安全(尤其是在心理层面)。

  “为了真正学习到如何面对正常的挫折、人生的起伏、我们有必要体验这些经历。但天之骄子通常被保护得太好,连一丁点儿最轻微的失望和挫折都舍不得让他们承受,也就发展不出重要的应对挫折的技巧。”

  习惯了在“监视”中成长的孩子,遇事只会退缩回头寻找大人的关注和帮助,错失面对危险的脱敏治疗——独自面对,克服恐惧,战胜困难。久而久之完美体育,身体无恙,心理却愈发脆弱。

  耶鲁的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抨击了美国精英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人才——

  “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我感觉当前美国教育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完美体育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围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善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是的,他们或许成绩优秀,才艺出众,但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剥离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由于习惯了长期被安排,控,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焦虑、无助和孤独,年纪轻轻却丧失了对人生的自主性,找不到自己的价值,空虚和恐惧的情绪时常环绕在心头,因为他们不知道——人生的来处和去处。”

  每年高考后完美体育,总会出现一群“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山区学子。他们没有上过昂贵的补习班,没有无微不至的生活呵护,甚至学费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

  可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却硬是凭着过人的勤奋,坚定的目标,在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中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坚信“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日后无限可能”,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时,正跟妈妈一起在工地搬砖;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上不了网课,更交不了作业,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湖南的何润琪在疫情最难的时刻,硬是凭自学考出了全省文科第一的好成绩。

  ,边站岗边学习,成功录取法律系,后来创办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成为一校之长。

  与富家孩子心病多相反的,这些寒门出来的孩子,努力挣扎在温饱线上,明明饱受命运的鞭打,却愈战愈勇,通过不屈的努力,逆天改命,用优异的学习,在命运中撕开了一条裂缝。

  去年当中科院的老师把黄国平的博士论文致谢发到网上时,众多网友破了防,边流泪边看完了他用平淡却真挚的语言,诉说了从交不起学费到中科院博士的22年艰苦奋斗史。

  穷困潦倒,屡遭打击,历经坎坷,可就是这样一位被命运反复蹂躏的寒门学子,历经人间至苦,却依旧在喘息之间不放弃寻找求生的希望。

  相反,“一个人长期暴露在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他反而能茁壮地成长和壮大。”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为这种特性,新造了一个词:Antifragile,翻译过来就是

  。用海明威的话来说,就是:“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正如风会吹灭蜡烛,但也能使火越烧越旺。面对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坚韧的烛芯会懂得利用机会,而不是躲避风险。在压力源中获益,让自己变得更强。

  越是希望人生顺坦,越要有直面脆弱的勇气;越是深陷泥潭,越要有仰头看星空的豁达。

完美体育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22 半岛体育彩票    ICP备案编号:
网站地图